按照市教育局思政科的要求以及学校的有序安排,7月10日晚上,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和家长收看了由教育部关工委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推出的第三期“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由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刘肖岑和《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就媒介素养与儿童手机使用习惯与全国的家长、学生展开了讨论交流。这期家庭教育公开课每位学生和家长都能够认真观看,并且将观看视频的影像资料、观后感以美篇的形式反馈到了我校的家校共育微信群中。从各位家长以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次活动的举办是十分有教育意义、十分成功的。

这期家庭教育公开课,两位专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精彩观点。第一,作为网络的受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网络的各种内容和现象。第二,父母是儿童媒介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当和孩子就“如何使用手机”建立约定、制定规则,并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第三,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媒介要素,其次要有意识地营造丰富健康、充满趣味的家庭生活,最后作为“后喻时代”的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四,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利用手机,建立起良好的使用习惯,让手机服务于生活与成长,而不是成为手机的奴隶。第五,对于儿童手机成瘾,要提前预防,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家庭生活,让更丰富的日常生活和快乐幸福的家庭氛围充满孩子的生活。第六,孩子玩电子游戏之前,家长应跟孩子一起协定“电子游戏使用规则”,即我们要跟孩子在游戏时间(when)、游戏内容(what)、游戏场合(where)等方面达成共识。

通过两位专家对六个观点的精彩解读,使家长们真正意识到了,在如今的家庭中几乎人手一机,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和手机里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的杜绝孩子使用手机,应该尽量抽时间陪孩子一起做一些更加有意义、对身心健康有好处的活动;而且父母更是儿童媒介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作为网络的受众,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了解网络的各种内容和现象,给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媒介素养;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家庭生活,让更丰富的日常生活和快乐幸福的家庭氛围充满孩子的生活。作为后喻时代的家长,应该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如何使用手机,千万不能让手机成为家庭冲突的"背锅侠”,一堵墙,而是要让手机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道美好桥梁!
通过本期的学习,家长们更明确了只有学校与家庭携手,才能共同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撰稿:颉东丽 党雅蕊 王 亮
编辑:范海波
审核:沈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