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您一定听说过3D打印、大规模开放课程、大数据、电子教科书、游戏化、翻转课堂、移动学习这些名词,但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新名词吗?云计算、教育云、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学习、可汗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慕课(moocs)、网易课程等等您明白它们对人们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冲击,对未来学校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请先看看下面的两张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经10月28日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开展教育信息应用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根据《实施方案》,于11月22、23日特邀请了吉林省教育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郑世忠,吉林省特级教师、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信息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瑞晶两位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应用提升工程2.0》内涵解读的培训。

11月22日下午16:00,从东北吉林千里迢迢赶来天水的朱瑞晶老师《信息化2.0时代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开讲了。当朱老师讲到《PPT制作 与美化》时,老师们的兴趣来了,亲切感油然而生,看到朱老师制作的优美的PPT,才发现,朱老师现场做的PPT功能那么强大,它并不比FLASH差,甚至更牛!
11月23日上午,朱老师在学校学生机房面对面、零距离指导学校老师具体操作,示范演示,老师们目不暇接、大开眼界,问题不断。不断感受、体会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新型的方便、快捷和对课堂教学将带来重大冲击。

下午14:30,吉林省教育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郑世忠作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讲座。首先,郑教授对教育信息应用提升工程2.0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衍进过程出发,阐释了国家政策层面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大力支持和要求。从理念、技术、策略三个方面向老师们介绍了“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新时代的老师如何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

其次,郑教授具体举例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比如说合理的利用二维码来制作码书、码课,应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资源的提供方式,为学生提供哪些可以学习的资源。
最后,郑教授强调“信息技术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比如,混合式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同时郑教授还讲到了《教育信息应用提升工程2.0》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比如教学设计的框架问题,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教学设计的理念问题等等 ,具体从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研修活动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等几个方面对智慧环境的技术特征进行操作演示和诠释。




总之,这次培训对学校领导、老师都很震撼,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同时感受到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天需要更新自己,强烈感受到不学习、不紧跟时代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撰稿:教研室
编辑:范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