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新闻系统>>德育之窗>>德育在线>>正文

德育在线2014年第二十期(总第105期)
时 间:14-07-01 10:58:31  来 源:政教处

【在线阅读】 

编者按:作为班主任,我们总会遇到所谓的“问题学生”。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对“问题学生”不仅仅是“出力不讨好”,更是“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怎么办呢?下面是一则教育案例,请您细细读来,可否给您一定的启迪——          

德育教育案例及心得

一、学生的情况

姓名:杜某某  性别:男  年龄:13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自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其他调查资料

该同学今年13岁,性倔,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性格。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作为任课老师,我经常主动找他聊天、谈心,让同学们多找他交流,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是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杜义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德育心得: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班级风采】

九年级十一班   班主任   高旭宇

光阴的痕迹划过指尖,我们静静等候;岁月的年华三个轮回,我们执着依旧。三年,不是沧海桑田,却有着几百个齐声诵读的清晨,也有着几百个谈笑风生的日子。我们因有幸生活在十一班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里自豪和荣幸。我们总是以饱满的姿态,坚定的信心,热情的笑容,面对学习和生活。如果逸夫中学是片生机勃勃的森林,那么,十一班便是一颗遮风避雨枝繁叶茂的大树,呵护我们的成长。

当破晓的第一缕曙光照在校园里宽阔的大道上,当铿锵的号角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当朗朗书声响彻在清晨的藉河之畔,在我们渴望知识的眼中,你看到的将是我们的坚定的信心。

喜欢好友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三年的同窗友谊,让我们学会了彼此相信并依赖。三年的生活,我们都有过低谷,但我们相互扶持、鼓励,朋友温馨的笑容、班级温暖的气氛,让我们都走了过来,让我们学会去爱、去坚持、去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喜欢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三,被淹没在题海中的我们却突然清醒地发现,我们对初中的印象,不再是堆叠如山的试卷、做不完的习题,而是对初中,这个令我们心动、也抚育我们成长的知识殿堂的感激和热爱,是双眼触及“十一班”这个熟悉名字时的强烈感应。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时间作证,承载着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我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同学们,临别之际,让我们立下誓言:今天,我们以作为十一班的毕业生为荣;明天,十一班将会以我们为荣!

【动态直播】

620下午,天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奇若来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调研指导工作。在陈建民校长的陪同下,郭市长参观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观看了学校书画社、梅溪陶艺社、音乐教室及学生作品展览,对学校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与陈建民校长亲切交谈。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版权所有: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