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
10月27日下午班主任例会时间,陈建民校长带领全体班主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陈校长围绕如何“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四个方面,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和自己从教30多年的丰厚经验,强调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教师的理想信念首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自己的行动培养一代代学生成为能够传承民族魂的现代中国人;教师的道德情操重点要体现在以德施教、以情育人上,有了情和德互相交融,教育才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当好一名教师,就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 “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
现将习总书记讲话分期摘录,与各位老师共飨和学习——
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二)
习近平
第二、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现在,很多地方做老师还比较清苦,特别是农村基层小学老师很辛苦,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是很宽裕,有些家庭负担较重的老师生活还比较困难。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关心广大老师特别是生活工作有困难的老师,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老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做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想想无数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待续)
【校友寄语】
二十华诞 致敬母校
——05届毕业生 王妍
从逸夫毕业已经有九年了。
光阴荏苒,日月穿梭。远在异地的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亲爱的母校——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建校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此时此刻,回首校史,深深感到,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间,凝聚了母校几代领导和老师们的心血,凝聚了二十届校友们的努力奋斗,可谓二十度春秋,二十轴画卷,二十个起点,二十章礼赞。今天的逸夫,是如芬芳桃李遍布五湖四海的万余名莘莘学子的骄傲。
二十年如一日,静谧而又不失繁荣的逸夫实验中学,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稳健地行走了二十年。在这里,不知有多少如饥似渴的莘莘学子,走向成功,走向未来。母校铭记他们的辉煌,他们也同样铭记着母校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十年前的今天,我是逸夫实验中学建校十周年校庆典礼上的主持人,自信得夺目。但如果你见过小学时那个上课埋着头根本不敢举手发言的我,就知道,逸夫的三年改变了我多少人生轨迹。十年回首,想起当年感慨万千,我要由衷感谢逸夫实验中学,感谢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让内向的我也能站上竞选班长、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演讲席;感谢您注重素质教育,让我可以在校园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电视台、广播站。我也要深深感谢每一位帮助我成长的老师,我清晰记得,是沈校长每一次极为慷慨的大力称赞让我自信;是周主任时常的提点让我在工作上做得更好;是冯老师、张黎老师的放手信任让我更有担当可以独立完成采访任务。我最要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石瑞老师,是老师您在我顺境时不断勉励、逆境时不断肯定、积极时充分表扬、消极时严厉鞭策。谢谢您发掘和欣赏我的才华,更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关怀,我一直拿您说过的一句话当自己的路标——“人一定要像向日葵一样,无论身陷于多么沮丧的境地,都要面向太阳,灿烂生活。”
我的母校是一片智慧的沃土,是一片灿烂的星空,这里记载着我作为学子的求知的历程,绵延着我花季少年时期的期盼,这里留下了我跋涉的足迹,洒下了我求知的汗水,三年时光,让我从一个内向懵懂的小孩子变成了自信阳光的青少年,让我对模糊的未来有了新的定义,对人生有了第一份确切的构想。
二十载春华秋实,母校几经沧桑,在岁月的洗礼中更显魅力,赢得桃李满天下。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但是,我们相信,有了母校的陪伴和期待,我们会奋勇直上,直通那被叫做“明天”的地方。二十年校庆,我们用青春的热情与潇洒迎接她的到来。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记下了我们每次的跌倒和爬起。您是,是神圣的地方。我们的母校,这培育桃李的一方沃土,这求实创新的神圣地方迎来了自己的二十岁华诞。我相信,这一定是母校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和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在此,让我满怀浓浓的爱,热烈地祝愿我亲爱的母校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满园桃李芬芳,永远蓬勃兴旺!
(王妍,甘肃省第八届团代会代表,校学生会主席,现就读于西北师大文学硕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