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教师慰问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新要求,要求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新时期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指明了方向。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当前社会转型、思想观念多元并且激烈碰撞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牢固树立这一理想信念,广大教师才能找到精神上的“钙”,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统一起来,找到职业和人生的前进方向。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基本要求。古语云:“其身不正,何以正人。”教师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乃至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以影响一生。教师只有自身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以灵魂影响灵魂,以人格引导人格,教出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学生,引领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自觉加深对共同理想信念的认同,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领悟,实现真学、真信、真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充盈自己、鼓舞自己、壮大自己。
教师要做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传播者,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方式,感召、引导学生学习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唱响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点燃学生心中对美好梦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特别是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人才。
身教胜于言教,要让青少年真正认同共同理想信念,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教师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广大教师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行动以及投身改革创新的实践,彰显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知党爱党跟党走的良好氛围,进而带动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想凝聚力量,信念铸就坚强。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学习贯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正确育人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绽放绚丽光彩。(《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治班方略】 如何行之有效的开展班级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完成。”([美]杜克主编《班级管理》)因而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要把班级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要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里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需要班主任的关怀、激励和爱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是对立关系,也不能不分彼此。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关爱是基础。
一个挚爱学生的班主任,自然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同时理解与沟通必不可少,还需要无时无刻的激励教育,“多激励、少批评”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四、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
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而与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经常性的沟通,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而大部分的学生干部在心态和行为等方面与班主任老师存在诸多隔阂,两者之间的沟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班主任需要经常与班干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直到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工作总目标,弄清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等。同时,班主任除了面谈之外,还可用笔谈,也可用“平行交谈”。所谓的“平行交谈”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意即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五、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对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同时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也可以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个方面的能力。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张遐龄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