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
我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守望精神家园
石 瑞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代国人终于在繁忙的节奏中感到,随着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影响,人们慢慢懈怠了崇高的理想,忽略了主流追求,满足于安逸和享受。于是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虚无主义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
究竟是“信仰危机”,还是这个古老的民族遇到的全新考验?人们反思着、迷惘着,也探索着。
“好雨知时节”,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构画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理想蓝图,更描绘出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和共鸣。
是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何种境况下,理想不能缺失,信念不能迷失,精神家园不能荒芜——个人如此,国家、民族也是如此。“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凭的是坚如磐石的诚信和忘怀得失的敬业,“上天入地求索吟唱”的屈原,诠释的同样是刻骨铭心的爱国思想和执着不群的理想信念;齐桓公励精图治靠的是举国上下富强的信仰,勾践后来居上同样凭着越人自由的渴望;秦汉的鼎盛,有日渐成熟的法治为后盾,唐宋的繁荣,难割舍民主与文明的进程......翻开浩浩史册,我们从古人的文字里看到了中华民族艰涩前进的步履,读懂了“和”的内涵,理解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要义,知道了什么是“仁”,什么是“民本”,认识了平等、公正、诚实、友善......特别是一部中国近代史,让我们饱含泪水透悟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骨气和胆识,什么是开拓创新。
今天,浸透了八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民族,其精髓已深深融入每个龙的传人的血液里。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吸纳时代精神,成为国家、社会和公民共同拥有的价值取向和准则。
今天,我们注定精神不再空虚,信仰依然坚定。当我们从物质匮乏的时期走向物质丰饶的时代后,我们其实更渴望精神家园的回归,道德良知的觉醒,社会风尚的和谐,理想追求的高雅,心灵世界的纯洁。我们同样渴求在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感召下,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挥洒激情。
今天,我们呼唤正义,高歌公平,渴望平等发展,渴望社会环境的自由、公正。我们更渴望通过法治,消除体制和机制的弊端,突破利益的固化,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大地,让自由平等的大海把沙漠染蓝。我们同样呼唤每一个公民不仅仅是抱怨、观望和一味地负面宣泄,而是不断传递正能量,有梦想、有骨气、有担当,不迷失自我,不动摇信仰,充满爱心,构建和谐,同时还要拿出行动,共同推动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美好。
“铁肩担道义”。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同欢乐、同忧虑,共风雨、共命运,怀着同样的期待,珍存同样的梦。“心若在,梦就在”,当放飞的思绪纵横驰骋,掠过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人都将高举起森林般的手臂,真诚地祈愿精神的家园永不再荒芜,而是水草丰茂、桃红柳绿、硕果累累,祈愿民族的脊梁挺立成耀眼的风景,祈愿和平的鸽哨伴着阳光划满未来的天空......
【教师风采】
致九年级全体同学
◇九年级11位班主任
我知道你很累,
寒窗苦读,为的是把信念点燃。
我知道你很苦,
披星戴月,为的是拥有美好明天。
我知道你需要休息,
学海游泳,付出了许多血汗。
我知道你心跳加剧,
攀登书山,接受了严峻考验。
可是,
你很快走进成功的梦,
跨过彩虹就有七彩斑斓。
你已经走进了春天,
枝头的蓓蕾已向你张开笑脸。
你已经铸就了坚强,
理想的大门已向你敞开胸怀。
请倾注你的心血吧!
去谱写新的诗篇。
别忘了,老师们为你前进导航,
别忘了,老师们为你的成功喝彩!
【撰稿: 宁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