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新闻系统>>专题栏目>>德育在线>>正文

德育在线2014年第八期(总第93期)
时 间:14-04-16 15:30:53  来 源:政教处

在线阅读            

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增厚道德土壤,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传递正能量,还需化解负情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让造假者受到惩罚,让讹诈者付出代价,让是非不分者受到教育,才能澄清模糊认识、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班级风采】 

九年级三班   班主任   余奇东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年春秋从指缝间溜走,叹一句太匆匆,然而烟花易冷有它的绚烂,昙花一现有它的馨香,三班共度韶华之年,自有非凡的色彩。

三班的男生热爱打球。他们打球会打到痛快淋漓,会打到天昏地暗,会打到挥汗如雨。三班的女生喜欢聊天。男生们在打球,女生们则三四个围在一起叽叽喳喳。

三班的同学性格各异。才女的文章在全班朗读、理科学霸不停地做题,爱唱歌的同学时不时开“个人演唱会”,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的“假小子”与男生打成一片,搞笑分子夸张的语言、怪异的动作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三班看似一杯凉白开,平平淡淡却是甘露,颜色单一却足以透射七彩阳光。三班这块璞玉,经过“坚持不懈”的打磨,加上“自信团结”的阳光照射,将会在中考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动态直播】

1、2014年4月11日,天水市深化“法律七进” 暨“法律进学校”活动在市逸夫实验中学阶梯教室隆重启动。启动仪式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赵卫东做了重要讲话,市政法委、民政局、宗教局、司法局、教育局、工信委、法制办等单位领导,以及市一中、市职校、市电大、市实验小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特殊学校等市教育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和逸夫中学400多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校长陈建民在表态发言中认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决心不负众望,乘借本次启动仪式的东风,立足学校实际,增强抓好深化“法制进学校”这一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启动仪式结束后,天秦律师事务所王朝晖律师还为逸夫中学师生做了精彩的法律知识讲座。

2、近日,在市逸夫实验中学上下掀起“学习雷锋”高潮之际,同学们中间涌现出了一批拾金不昧的美德少年。4月3日,八年级九班方帅帅同学拣到人民币伍拾多元交政教处;4月9日,七年级十二班张逸凡、杨庆同学拣到人民币壹佰多元交政教处;4月9日,七年级五班杨兆祺同学拣到人民币壹佰多元交政教处。学校希望同学们以此为榜样,再掀“学雷锋”新高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美好品德代代相传。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版权所有: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