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
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
——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
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屡屡拨动心弦,诉说着人们真诚向往平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差距、身份歧视动辄引发关注,折射出人们满心渴望公正的社会环境;司法案件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反映着人们热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发展起来以后,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班级风采】
九年级一班 班主任 张宁
假如,学校是一棵大树,九年级一班,就像一只小小的蜗牛。从诞生到现在,他一直在努力地一步、一步向上爬,坚决朝着树顶果实的方向前进……
九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带着对明天的向往,自信的坚持、自强的努力、自爱的拼博,用他们灿烂的六十三张笑脸,照亮着这三年来成长的路途。即使前行的速度慢,却也留下一道道属于自己的痕迹。
蜗牛精神,一种不断拼搏,决不放弃的精神。虽说蜗牛的速度往往令人质疑:它们能成功吗?但结果总让人跌破眼镜。它们用自己努力得来的成绩向人们证实:坚持拼搏、永不放弃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蜗牛精神是战场上的重型火力,总是给困难给予致命的一击。
——致九年级一班全体同学!
【动态直播】
1、3月27日下午4时许,随着警报声的奏响,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紧急疏散演练拉开了帷幕。正在上课的师生听到警报后迅速行动,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疏散路线快速撤离教室,仅用2分56秒的时间就已集合至操场。分管领导宋继凯副校长在总结这次迅速而成功的疏散演练时说:“这次成功的演练,得益于平时全体老师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同学们避险意识的不断提高。”
2、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一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3月28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为初一心理活动小组进行了第二期团体心理辅导。夏瑞老师以“团体对抗赛”为主线开展活动,鼓励大家将辅导中获得的经验带回到日常生活之中,使本次团体辅导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3、3月31日下午,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七年级九百多名师生排着整齐的长队,来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重温历史,砥砺思想。通过这次活动,教育学生感恩历史和今天,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先烈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多做贡献。